高起点 高质量 大格局 本土化

让你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

guangxi YIHUA Education investment co.,ltd
广西熠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按钮文本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公司要闻>>正文

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研讨会·第一期“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应用专题 ”在南宁举行
来源: | 作者:广西熠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2-01-11 | 1109 次浏览 | 分享到:

1月8日,“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广西熠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百度公司及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支持,并联合了“CCF科普走进中小学活动”。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钟海青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宁耀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博士、百度高校合作部计湘婷副总监、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欧以克教授、南宁师范大学杨上影教授、广西民族大学雷湘竹教授以及数十位来自广西各高校的专家、中小学的校长、一线老师们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嘉宾绕民族地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发展、推进民族地区人工智能科普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研讨会围绕“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探讨,与会专家和学者分享各自领域的技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做精彩的主题交流。

 

(图 宁耀教授主持会议)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欧以克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学信息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将为教学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图 欧以克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王元卓院长在远程致辞中提到,近年来国家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重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变得更为迫切。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在此前的民族地区教育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以继续用于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推广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不能硬搬其他地区的经验。在教学内容、形式和教材的选择上,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丰富科普形式,走特色办学的路子,做“有温度”的科普。

 

(图 王元卓院长致辞)

百度高校合作部计湘婷副总监作题为《百度松果学堂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思考》的主旨发言。她提到,新时代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跨界、开放,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下新的人才标准。民族地区人工智能教育推广也应秉承创新、跨界、开放的理念,充分发掘民族地区丰富的AI使用场景,如AI在民族地区教育技术、教育内容中的融合,AI赋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AI创新校企合作形式等等,这都将对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 计湘婷副总监作主旨发言)

南宁师范大学杨上影教授作了题为《AI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在报告中杨教授结合丰富案例,深入浅出分享了“AI是什么、AI的应用、AI的教育融合、团队的AI储备”等内容,期待民族地区的教育能通过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深度融合,破解教师教学瓶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发展实效。

 

(图 杨上影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西民族大学雷湘竹教授在交流中表示,听了几位专家的发言,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更深层次影响,希望人工智能导向是回归教育本质,能够将获得的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希望通过技术层面的培训帮助教师提升人工智能在教学上的运用,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

 

(图 雷湘竹教授研讨交流)

广西熠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广西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钟海青教授在本次会议的总结中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到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相比,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算法、大数据等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教育实践中践行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突破口。人工智能的情境化优势定能助推民族地区个性化教学的发展。钟教授还表示,十分赞同前面专家的观点,民族地区人工智能科普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先行先试、逐步推广。这就需要有“敢于吃螃蟹的人”,在百度、中国计算机学会等知名企业、科研团体的支持下,燃起民族地区人工智能科普的星星之火, 那么民族地区定将迎来人工智能素养普及化的春天。

 

(图 钟海青教授作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是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交流盛会,汇聚了广西区内外中小学、高校、名企的专家、名师,聚焦AI发展前沿、技术应用以及我国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在传播先进理念、促进教育交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